研究背景
IL-17A和IL-17F是两种由Th17细胞分泌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它们通过结合IL-17RA和IL-17RC受体复合物,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炎症介质,从而参与一些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抑制IL-17A和IL-17F的活性,可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策略。
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分泌的球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体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已有两种抗IL-17A单抗ixekizumab和secukinumab上市,但是这两种抗体对一些患者无效或失效,可能是因为它们不能同时中和IL-17F,而IL-17F在一些情况下也具有促炎作用。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中和IL-17A和IL-17F的抗体,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1. 抗体药物同时中和IL17-A和IL17F同型二聚体以及异型多聚体的示意图
(来源:doi: 10.3389/fimmu.2020.01894)
然而,抗体的研发过程是复杂而耗时的,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如抗体的发现、筛选、优化、表达、纯化、表征等。因此,如何提高抗体研发的效率和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
创腾科技的MaXFlow的创新平台,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和分子模拟等先进的计算技术,为抗体研发提供强大的支持和辅助。MaXFlow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抗体研发服务,包括抗体的设计、预测、评估、优化等功能。MaXFlow的核心优势是它可以将AI和分子模拟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高效而准确的抗体研发流程。
图2. MaXFlow平台中结合AI和分子模拟的人源化抗体亲和力成熟工作流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介绍MaXFlow在抗体领域的应用:将一种只能高效中和IL-17A的抗体496.g1改造为496.g3,获得Bimekizumab-可中和IL-17A和IL-17F的新型人源化IgG1抗体。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使用MaXFlow的以下功能:
1、抗体序列注释:
首先,输入抗体496.g1的序列,并利用抗体序列注释功能,确定其序列的功能,并识别其互补决定区(CDR区),即抗体的活性部分。支持多种不同的编码系统。
图3. MaXFlow抗体序列注释功能
2、抗体人源化预测:
我们可以利用抗体人源化预测功能,根据序列注释结果,选择性突变恒定区,对抗体496.g1的序列进行改造,使其更接近人类的抗体序列,同时保留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该功能基于BERT框架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指导抗体序列的设计,提高抗体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3、抗体建模:
根据人源化后的抗体496.g3的序列,即可构建抗体结构。该功能还可基于不同的模板,如IgG1、IgG2、IgG4等,进行不同尺度的抗体建模,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抗体的CDR区进行构象优化。
图4. MaXFlow抗体建模可视化UI
4、抗体-抗原对接:
利用抗体-抗原对接功能,模拟抗体496.g1、496.g3与IL-17A和IL-17F的结合过程,搜索其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这个功能支持对抗体CDR区和抗原位点进行限制,并支持非标准残基的保留。可以发现,抗体496.g3的结构与抗体496.g1的结构非常相似,但是突变后抗体496.g3的精氨酸分别与IL-17A和IL-17F形成了额外的氢键相互作用。
图5. MaXFlow抗体-抗原对接结果
5、分子动力学模拟:
这个功能可以分析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动力学行为和稳定性。这个功能可以基于不同的力场,如AMBER、GROMOS、OPLS等,对抗体-抗原复合物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模拟,并计算其动态特征,如均方根偏移(RMSD)、均方根波动(RMSF)、二级结构变化等。还可计算MM-PB/GBSA结合自由能,评估抗体亲和力。
表1. MaXFlow结合自由能计算结果
6、抗体亲和力成熟:
利用抗体-抗原复合物结构,可以实现基于深度学习和相互作用的抗体结构改造。这个功能可以对抗体的CDR区进行突变,以提高抗体的亲和力。支持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结合自由能计算、丙氨酸扫描和能量分解计算,以进行评估和验证。
图6. MaXFlow抗体CDR区优化计算结果展示
本文使用MaXFlow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平台,以抗体氨基酸序列496.g1为输入,实现了对序列改造的指导和理论验证,最终获得了Bimekizumab-可中和IL-17A和IL-17F的新型人源化IgG1抗体。这种抗体不仅可以同时中和IL-17A和IL-17F,从而提供更广泛的抗炎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抗体的亲和力,从而提供更持久的治疗效果。MaXFlow结合了AI+分子模拟的智能引擎,提供了加速抗体药物设计的研发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