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您的姓名 *
您的公司名称 *
您的电话号码 *
您的电子邮箱 *
需要 *
感兴趣方向 *
留言 *
验证码 *
返回
资讯动态
资讯动态
资讯动态
NeoTrident News
资讯动态
前言
来源:研发创新平台

为期2天的“第十届国际分子模拟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ICMS&AI 2021)”已于5月30日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会以“迎接智能创新”为主题,专注于分子模拟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及材料科学领域最新应用成果的交流和分享,旨在以通过理论计算,分子模拟和科学数据驱动的AI技术来推动和变革传统的研发和创新模式。本届大会的高水平举办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许,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29日上午及30上午的大会报告,由二十位来自国内从事新药研发、材料设计、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学术界、企业界顶级专家联袂巨献,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含金量非常高!接下来的几期内容我们将从新药研发、材料设计、算法开发、软件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大会上的部分精彩报告进行回顾,今天回顾的内容是新药研发领域的精彩报告(上)。(注:以下内容按报告人出场顺序整理)

1623737691923705CAV2.png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邓炳初博士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邓炳初博士的报告主题为《INNO微:舒坦替尼帕利列净》。邓炳初博士结合自身丰富的创新药研发以及团队建设经验,通过深入分析中、美两国创新药研发市场的共性与差异,分享了针对我国的创新药项目如何做好立项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1623737815145839K77s.png

邓博士以自身在我国参与开发、并且部分已经成功上市的几款创新药为开篇,点出目前我国的创新药研发是以“微创新”为主要特点。邓博士简要介绍了如何采用结构修饰等手段开发“舒坦替尼帕利列净”新药的过程,总结出我国创新药项目的立项原则以及当前我国创新药研发所面临的几大困境,并认为如何利用AI技术来辅助立项是将来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邓博士指出我国创新药研发领域最大的优势是Chemistry和动物药效的评价,加强这2个方面的投入,我们就会有一定优势。


1623737864891336uErb.png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胜勇教授


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胜勇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新冠药物研发的最新成果,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杨教授此次的报告主题为《新冠病毒主蛋白酶(Mpro)抑制剂的发现》,让与会者们了解到其团队在研发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中所做的大量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杨教授开篇谈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位专家推测,新冠病毒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样长期存在。因此,研发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不仅对当前新冠肺炎的治疗特别重要,也是应对新冠病毒长期威胁的重要措施。


杨教授详细分享了其团队通过采用基于结构的合理药物分子设计,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结构的Mpro抑制剂过程,通过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药代动力学性质和毒性筛选,获得了两个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SARS-CoV-2病毒活性并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并认为,新型非拟肽类、可逆Mpro抑制剂,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1623738011104540Q4VF.png

中国药科大学尤启冬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尤启冬教授分享了题为《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先导化合物发现和靶标验证研究》的精彩报告。


尤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如何有效采用CADD,通过分子模拟、虚拟筛选等手段开展对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先导化合物研究过程。尤教授谈到,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是生物体间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方式,涉及到信号传导以及生命过程特别是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小靶点药物相比较,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特点是作用界面非常广,非常浅,找不到明显的作用基团,也没有现成的空腔可以供参考,因此,需要引入小分子进行作用。通过CADD技术,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先导化合物的设计与优化,从而得到高活性的、成药性好的化合物。